开云体育官方网

返回开云体育官方网
    开云体育官方网 > 开云体育官方网 教育体育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2025年“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 2025-02-07 21:05  信息来源: 开云体育官方网 教育体育局 word下载word pdf下载pdf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2025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工作要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坚持“11310”[1]发展体系不动摇,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践行教育就是唤醒和激发的瑶海教育主张,坚守学习服务主旋律,保持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建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丰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内涵、助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干为先奋斗以成,进一步擦亮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品牌。

    二、主要内容

    1.党建引领立德行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和教育宣传工作,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通过红芯·未来书记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充分激发学校党建新动能。实施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深入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升级德育文化艺术节的工作主线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区域品牌实践经验。

    2.教学改革增智行动。围绕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建设重点任务,坚持学为中心、精准指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课程精品化,制订课程实施规划,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开发优秀校本课程,打造课程建设优质校,构建整体育人体系。教研品牌化,构建学科生本课堂模型,实施学科与数字素养双导师制,开展点单式教师培训,强化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孵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打造区域教研高地。

    3.学校体育促进行动。深入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大力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推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上下午各一次大课间课间十五分钟典型做法,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活力。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牵引作用和特色学校示范带动作用,夯实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级决赛竞赛体系,以市队校办为契机,逐步建立贯通式培养模式,做到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

    4.美育浸润提升行动。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努力建成多元融合、多措并举的大美育格局。以美化人,浸润师生,将美育融入专业课程、实践活动中,贯穿课、校内校外等育人场景,构建学习成长共同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向美而行,浸润校园,推进美丽校园与美育文化建设,开发特色项目,凝典型案例,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师生心灵的港湾,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氛围。

    5.劳动健心成长行动。践行陶行知劳力上劳心教育思想,让学生在劳动中动,以劳动之美,塑造阳光品质。根植融合,赋能品牌新驱动,立足跨学科、跨场景、跨区域融合,探究全融式劳动育人新范式等高对接先发地区,实现资源同步、发展联动,打造区域一流、全国知名的劳动教育实验区。创新瑶海心育体系,运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全面提升师生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基本能力,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建设,广泛吸纳多元力量,开展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活动,赋能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6.人才兴教战略行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师德,讲好瑶海教育故事,让身边榜样成为引领前行的力量,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进一步营造尊师惠师良好氛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青年才俊成长档案,跟进成长规划建立学校、机交流机制,打破人才资源壁垒,发挥高层次教育人才辐射引领作用,全力构建系统规划、梯级培养、进阶发展人才建设新格局。

    7.数智教育赋能行动。坚持应用为王,构建“3+1+1+N”数智教育框架[2]全面推进教育数转型与科学教育创新发展。拓展数应用引入开发一批数字教学资源,开展各类素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助力教师精准教学和学生个性学习。探索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拓展科学教育多元渠道,提供真实的科学探究环境建立专兼结合的科学教师队伍,定期开展科技创作、科学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儿童

    8.扩容提质发展行动。秉持新优质理念,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推进优质资源扩容,保障学位供给,动态调整优化集团布局,探索学区化、集群化等新型共同体样式,不断完善从输血到造血、活血,实现集团化办学全面融合,激发办学活力。树立新质量观,优化教育督导,巩固双减成果,加强校外培训数字化、全流程治理,以学校五育特色项目为载体,确定新的生长点,成就一批义务教育强校,创新推进11体育、艺术等多样化、特色发展,更好满足学得好的美好愿望。

    9.学前教育双普行动。以建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区为目标,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构建普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科学保教,推进内涵发展,创新课程游戏化实践路径,重点打造体育特色课程,STEM特色课程推广项目化学习,打造园本化、立体化的多元课程新样态。统筹资源,推进协同发展,依托长三角先发地区优质资源,发挥集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成立幼儿学科教学研究中心,加强幼小衔接科学研究,扩容名师、名园长工作室,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共绘幼儿成长同心圆

    10.平安校园守护行动。树立预防为上、技能为的校园安全新思维,将安全观融入育人日常,筑牢安全堤坝。规范校园餐管理,建立联演联训联查机制,开展瑶肴领鲜家长满意度动态评价,让学生吃得安心。升级《校园安全指导手册》,组建校园安全专家库,录制展播安全教育微课,把安全技能训练纳入场景化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做好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做到宣、教、查、闭环管理,把学生护得周全。

    三、组织实施

    坚持系统观念、项目为王、效果导向三大理念,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全力服务教育发展大局。鼓励学校创新创造,因校制宜开展项目研究,突破常规,打造典型案例。科室要加强与学校沟通配合,实现信息共享、工作共推、成果共用,提高协同联动工作成效,形成行动落实的闭环管理。引导全社会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名词解释

     

    1.“11310”发展体系:第一个“1”是确立一个发展目标,即擦亮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品牌第二个“1”是坚守一条发展主线,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3”是指以系统观念、 项目为王、效果导向三大理念为指导“10”是指实施党建引领立德行动十大行动。

    2.“3+1+1+N”数智教育框架:“3”以教育部央馆首批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领航社素质课应用试点区、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等3个国家级项目;第一个“1”1首批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省级项目;第二个“1”1首批合肥市智慧学校应用示范区市级项目“N”孵化N个区级项目。

     

    附件:2025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工作要点项目汇总表


    2025学在瑶海 活力教育工作要点项目汇总表

    行动名称

    重点项目名称

    工作指标

    责任对象

    党建引领立德行动

     

    红烛党建引领项目

     

    1.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依托红芯·未来书记工作室建设,形成系列可推广成果、可借鉴经验;

    2.巩固党建+成果运用,新增2-3个党建特色典型,新增10个四星级、五星级党支部;

    3.成立3-5个区级名校长工作室,组织开展第三批副校级干部及青年才俊赴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开展沉浸式研修,探索形成校级干部培育提升工作体系。

    组人科

    局属各单位

    党团队一体化项目

     

    1.用好红色资源,开展党、团、队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培育一个特色项目;

    2.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升级德育文化艺术节的工作主线,持续打造精品节目,推送不少于20个优质节目参加市级以上展演;
    3.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介瑶海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宣教室

    局属各单位

    教学改革增智行动

    精品课程提升项目

    1.编制《开云体育官方网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五年规划》,打造3所合肥市义务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校;

    2.出台《开云体育官方网 学校课程实施办法》,指导学校制订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方案;

    3.发挥全国教育知名专家引领作用,培育10所课程建设优质校和50个精品校本课程。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精准教研提质项目

    1.聚焦新教材,以赛代训,构建学科生本课堂,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层干部暨校级领导课堂教学评比,建立优质课例资源库;

    2.升级开展13个学科双导师制活动,遴选40位教师赴长三角跟岗学习,新成立30-4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评选350名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强化课题成果应用,精心指导15-20项研究成果参加省市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力保市级以上课题立项数位居合肥市第一方阵。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学校体育促进行动

    体育教学改革项目

    1.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上好每天1节体育课,指导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2.确保校内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创新编排大课间、课间15分钟活动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区特色大课间展示活动,营造校校重视,人人参与的体育氛围;

    3.每校打造1-2项体育特色品牌,鼓励申报省市体育传统特色校。

    体育科

    局属各单位

    体育赛事牵引项目

    1.全年举办足球、篮球等五大联赛1200场以上,参赛人数不少于1.5万人;

    2.组队参加2025年度合肥市中小学阳光体育竞赛及省级以上赛事,巩固田径等优势项目,拓展1-2项新特色项目;

    3.建立体育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机制,助力省市体育局与特色项目学校签订共建协议。

    体育科

    局属各单位

    美育浸润提升行动

     

    浸润师生项目

    1.开展唱响瑶海之声、绘美瑶海校园、舞动少年风采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2.试点建设校园小美术馆,充分用好社会资源,组织开展馆校联动活动;

    3.充分发挥郭声健教授导师制引领作用,组建育美学习共同体,建设5个市、区、校级美育名师工作室。

    教研室

    局属各单位

    浸润校园项目

    1.建立学校日常艺术展演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平台;

    2.培育10项学校美育特色项目,推广学校美育典型案例,申报1-2项合肥市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

    3.将校园建设与美育文化相融合,推进5-8所美丽校园提品升级。

    教研室

    项目科

    局属各单位

     

    劳动健心成长行动

     

    劳动融合项目

    1.发挥学科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打造20个特色鲜明的劳动跨学科融合课程案例;

    2.创设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多场景,在劳动教育中融入职业启蒙教育,探索劳动教育多元评价机制;

    3.联动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深度开展2次跨省域以上交流互动活动,推广身边典型做法经验,实现人人受益,校校重视的发展新局面。

    教育科

    教研室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局属各单位

    阳光心育项目

    1.构建瑶海心育体系,编写心晴小贴士”20个,发挥区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帮助师生家长掌握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实用技巧;
    2.用好心理普测智慧工具,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普测,滚动摸排,精准施策;

    3.充分发挥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作用,用好数字化家校共育平台,实现60%以上的学校建立教联体100%家长学校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安全科

    关工委

    局属各单位

    人才兴教战略行动

     

    强师铸魂项目

    1.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一月一提示,探索在文化提升、生活服务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

    2.组建1个区级好老师报告团,开展5场报告会,传播瑶海教育好声音;

    3.全方位讲好瑶海教育故事,编印《瑶海教育故事》升级版,以教育家精神培育教育家型教师。

    组人科

    计财科

    督导科

    局属各单位

     

    人才培育项目

    1.将青年才俊纳入红芯·未来书记、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建立成长档案,集团校以青年干部培养中心为抓手,定期开展主题活动;

    2.实施人才培育项目,遴选机关优秀干部进入学校挂职锻炼;

    3.建立高层次教育人才库,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人每年至少结对1名青年教师、开展1次专题讲座。

    组人科

    局属各单位

    数智教育赋能行动

     

    数字化应用项目

    1.构建“3+1+1+N”数智教育框架,建立开云体育官方网 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

    2.推进3个央馆试点区应用工作,发挥以点带面引领作用,组建3-5个试点应用联盟

    3.继续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阅读活动,提升区域内师生数字化阅读素养。

    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中心)

    局属各单位

    大科学融合项目

    1.深化安徽省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聚焦大思政”“大科学,组建区引航科技宣讲队,开展好红芯科学节系列活动做好课内课外科学实验生活展示

    2.组织不少于5所学校与高校、科技馆等场所合作共建,组建师生种子人才队伍,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3.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信息学科普日等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中心)

    局属各单位

    扩容提质发展行动

     

    优质资源扩容项目

    1.加快推进17新建、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增学位13870个,高质量保障学位供给;

    2.优化集团化办学布局,加快集团内关键要素交流融合,探索学区化、集群化多元办学模式;

    3.推进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加快品牌输出,深化与上海长宁、南京玄武等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交流活动。

    项目科

    教育科

    局属各单位

    强校提质发展项目

    1.深化先导后督工作模式,实施督有计划、导有过程、果有应用三步法路径,依托督学研究小组,开展专题研究指导系列活动;

    2.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强化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加强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每年至少开展2次风险全面排查;

    3.深入开展五育并举融合一体化创新实践,培育未来学校”“生趣教育”“成长型思维等特色品牌,探究学校融合发展新路径。

    督导科

    校监科

    教育科

    局属各单位

    学前教育双普行动

     

    内涵丰富项目

    1.丰富户外体育游戏和体能循环活动形式,培育4早操典型园,举办全区第二届幼儿体育大会;

    2.推广普及STEM课程,不同层面打造20所研究典型,激发幼儿好奇心与探索欲,提升幼儿思维能力;

    3.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梯级推进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学前办

    各幼儿园

    协同发展项目

    1.依托长三角优质资源,建立联训机制,实现本地、异地培训指导一体化;

    2.成立9幼儿学科教学研究中心,成立5个区级名师、名园长工作室,提升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

    3.探索以儿童为中心,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实践路径,开展双向互动的场域活动。

    学前办

    教研室

    各幼儿园

    平安校园守护行动

     

    吃得安心项目

    1.巩固校园餐专项整治成果,建立联演、联训、联查机制,联动多部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1次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1次全覆盖联合检查。2.完善家校社协同监管机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2瑶肴领鲜满意度测评,每月1次校长现场办公会,膳食家长监督委员会每月至少到校监督1次;

    3.全面培育学校营养健康餐厅,培养20位营养健康导师;

     

     

    安全科

    局属各单位

     

    护得周全项目

    1.规范安全防范体系,升级《校园安全指导手册》,深入推行一看二问三查督查机制,全年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治100%闭环管理;

    2.培育安全工作专业人才,组建校园安全专业人才库,原创或精选50个安全教育微课,促进安全教育系统化、精准化;

    3.完善防范化解涉校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矛盾化解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一站式解决路径。

     

    安全科

    局属各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